[讀書心得] 資訊:一段歷史、一個理論、一股洪流

The Information: A History, a Theory, a Flood
作者:James Gleick
譯者:賴盈滿
出版社:衛城出版
出版日期:2011/09/01

在某本書上讀到本書的訊息,基於好奇之下就順手跟圖書館借了。剛好第三屆第三次書生讀書會的主題是虛擬與現實,討論科技是如何影響人們,覺得本書與這主題相關就選了這本。但開始讀就覺得有點後悔,因為這本書實在是太厚了啊,不但大小比一般的書還大、紮紮實實的近四百頁,內容也是相當豐富(硬派)的講述資訊科學的歷史與意義。但讀完以後我覺得滿值得一讀的,除了讓我更深一層地理解資訊的定義,也讓我對文化傳播也有一些心得。



資訊的發展

在人類發明「文字」以前,資訊僅能透過口語、聲響或音樂傳播。靠著用腦袋記下前人留下來的「傳統」,把詩歌、歷史一代一代的用說唱的方式傳下去。在發明文字之後一切都變了,文字能夠將這些「記憶」化為實體,將腦袋裡面的東西「搬出來」,於是柏拉圖就抱怨文字使得人們懶散,因為他們不再鍛鍊記憶了。

但文字的傳播雖然比較久,但沒有比較遠。即使透過騎著快馬的信差運送,資訊的傳遞速度還是不夠快,並不足以「即時」地反應遠方所發生的新聞事件。於是人們先是發明了哨站(瞭望臺),用燈火、旗幟來傳遞編碼過得訊號。雖然這樣大幅增加了傳訊的速度與距離,但是遇上壞天氣這套就失靈了。

1840年,摩斯構思出一套編碼系統,將訊號透過電線傳遞,進而形成電報產業。電報系統比起過去的系統,又快又準確,也因此讓氣象報告成為可能,因為可以在同一天就蒐集到各地的天氣資訊,也就可以用來預測未來天氣的狀況。之後電話、電視的發明,更是讓訊息的傳播變得更快更容易,而且便宜。

1940年代,電腦被發明的同時,「位元」這單位也被定義出來,資訊從此之後就成為可被度量的數。之後資訊的應用不只在電腦、計算科學上,人們的野心把觸角延伸到各界,包括心理學、基因科學,只要能沾上邊基本上就有資訊的影子。到了近代,資訊量更是爆炸到只要打開手機、電腦,資訊量就如排山倒海般到來,太多的資訊就跟沒有資訊一樣 ,「過濾揀選」、「搜尋」反而成為現在的顯學。


冷知識專區

一些從本書裡面學到的冷知識

熵(entropy)本來是熱力學的名詞,指的是能量轉換時產生的一些「不能成為能量的部份」,也是冗餘的廢物。熵的最大化也就是宇宙不可避免的命運,就像是人終會一死一樣。這概念被借到資訊理論,用來形容訊息裡面不確定性的部份,也就是沒辦法用常理判斷的部份。隨著資訊爆炸,資訊本身也成為如同熵一般的存在。

資訊傳播

發明位元單位的夏農說,資訊傳播就是把訊息從A點精確的複製到B點(不考慮內容)。為了要能夠精準(避免失真),增加一些冗餘成為了一些必要的手段。就像是讀文章不能斷章取義,要看上下文能判斷作者的原意。

計算機的發明

在電發明以前,數學家巴貝吉就在1823年時以齒輪為底設計了差分機,將機械能轉成數學。透過齒輪的轉動,讓機械能夠記憶數字,進而自動地產出人們想要的結果。但這一直都是原型機,並沒有被真正的製造出來,但這構想比起圖靈等人還要早了近百年。

基因與迷因

構成生物種族延續的基本資訊是基因,而讓文化傳遞下去的基本元素是迷因。就像是生物透過基因把自己的一部分複製出去一般,迷因透過人傳人,將一個概念不斷地複製發展出去。大一點的迷因像是神學(雖然有許多不同的解讀,但講的是同一件事情),小一點的迷因就像是流行語(網路上的鄉民也會用創意開發出流行語的變體)。


來點心得

這本書對我來說有點難懂,但我想我應該有抓到個七分樣吧。很多數學的地方還好之前有讀過一些相關書籍,不然實在讓人丈二金剛,就覺得多讀點書還是有點用的。

回頭來談談資訊,看完歷史之後在看看現在,就能理解到一些科技的發展是有跡可循的。像是機械學習就是為了要更進一步地,透過某種預測的方式,來「過濾」出有用的資訊,搜尋的演算法也隨著資訊量的暴增變得更上一層樓。同時,傳遞也不單只透過「文字」的形式,人們開發出更多模擬感官的傳遞方式,用虛擬實境等科技讓資訊變得更真實。

但不管怎樣,還是實體好啊。資訊雖然變得爆炸多,但實際上人們維生的方式還是沒有變,只要好好吃飯、好好睡覺就能活。在世界變得愈來愈「進步」的同時,不禁讓我反思,真的有必要嗎?比起網路上的各種溝通互動,還是喜歡面對面交流啊。


相關讀書心得:

數學邏輯奇幻之旅:一個追求真理的冒險故事 數學大師羅素的故事,這本「漫畫」對於理解數學邏輯真的滿有幫助的。
搞定!:工作效率大師教你:事情再多照樣做好的搞定5步驟 製作第二大腦的方法,也就是文字設計的原意。
影響力: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 在資訊爆炸的年代操弄人心的方法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[讀書心得] 你交的朋友,會決定你的人生

[讀書心得] 善惡的彼岸:一個未來哲學的序曲

[讀書心得] 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:史丹佛大學的創新×創意×創業震撼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