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讀書心得] 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

The Organized Mind: Thinking Straight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Overload
作者: Daniel Levitin
譯者: 黃珮玲謝雯伃
出版社:八旗文化  
出版日期:2016/03/30

其實這本書是我第二次跟圖書館借,上回翻了一下覺得內容沒有特別深刻的地方,加上手邊的書有點多,就沒有花太多時間在他身上。但後來又在網上看到網友推薦,想想還是找時間拜讀一下好了,就花了好一陣子把它給好好讀完。我的感想是這麼大本書真的很不好讀,書中的知識含量很高(富含神經科學、心理學以及統計相關的知識),但讀起來不知道為何滿累的,可能是因為我對這主題掌握度還不夠的關係吧。

本書提供了許多在這資訊爆炸時代的因應之道,讓人可以做出更好的決策,進而得到一個更佳的生活品質。現在幾乎有無限的誘因,想要奪取我們並非無限的注意力,一旦分神就會讓記憶力、工作效率、決策品質下降。所以我們應該要設計一些方法重新取得自己生活的主導權(偏激一點或許可以像Deep Work的作者那樣強烈要求自己),讓排山倒海而來的資訊洪流可以變得容易消化一些。

已知我們的注意力有限,而且分心去做別的事情會讓自己的意志力大幅下降。這也就是說多工(同時處理多項工作)是不切實際的,一心二用、三用甚至多用,我們的精神會不斷地在不同事項裡面切換,如此便會大幅減低工作效率。所以比較好的做法當然是一次處理一件事情,或許可以透過營造一個不受干擾的環境(像是遠離手機、把email關閉),讓會讓自己分心的來源減少。

我們不免會被一些迷人的東西誘惑,在分神去處理時,本來要做的事情就一不小心忘記了。記憶力這東西確實不太可靠,還好有劃時代的偉大發明:文字,讓我們可以把該記的事情都寫下來。除了傳統式的用紙筆書寫之外,現在隨手可得的電子裝置也能幫忙記憶。也可以設計一些提醒機制,像是設定鬧鐘、在明顯的地方寫下註記、把相關的事情放在差不多的地方,就可以更直覺地來過生活。

讓工作效率維持高檔的秘方也就是好好安排工作事項,把大的工作切成較容易執行的細項,把事情按照輕重緩急排序執行。搞定!一書提供的方法相當好用,把事情利用系統分門別類,指定時間去完成。而所謂的時間管理其實就是避免拖延,讓自己可以有紀律的推進度,用執行力來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。

大量的資訊並不會使決策品質更佳,大多時間我們只需要足夠多的訊息就能夠做出良好判斷。但因為人心評估不確定性其實不太理性,統計機率過於抽象,沒有花心思的話其實不好理解。就像是擲銅板已經連續擲出五個正面,下一次出現正面的機率也還是5050,但不理性的心態就會臆測反面的機會比較高(也該出來了吧)。因為不理性的心會想,平均來說應該正面跟反面都要各一半才是吧,但殊不知這是次數極多時才會讓結果愈來愈穩定(所謂大數法則就是要數大才算數吧)。

也因為人們得失心重的關係,不喜歡看到失敗、喜歡看到成功,導致對於同樣統計數字的不同解讀,會使人們做出不同的決策。像是某生技廠商開發出的新藥,有效的機率是十分之三,可以說是救了三個人,也可以說是有七個人沒效。或許可以對於這些統計數字多花點心思去理解(像是利用貝氏統計去拆解數據),或許能得到更客觀的看法。

在這樣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過去強調背誦的教育方式已經沒意義了。畢竟現在想要知道什麼事情,上網稍微搜尋一下都有。重心應該要放在資訊判讀上,讓人在面對真真假假的訊息時,能夠理出一些頭緒來,而不是只能被風向帶著走。邏輯的訓練、資訊的查證評估,都是必須要下的功課。如果不知道就不要瞎猜,也儘量不要盲信權威,保持好奇心(以及懷疑的科學精神),或許能讓自己得到的資訊更純一點。

在遇上問題的時候,就應該要好好去面對處理,不然問題永遠不會被解決。而過多的資訊來源就是一個問題,這使得我們的生活品質下降,讓我們不幸福。在意識到自己身處的狀況以後,或許就能夠過本書提供的解方,來減輕這些時代帶來的文明病。

相關讀書心得
搞定! 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 透過收件夾把資訊做好分類整理,然後一一處理。
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 把身體、環境調整好,挑重要的事情做就對了。
零偏見決斷法 本書試圖建立一個更佳的思考程序來做出更好的決策。
Deep Work深度工作力 工作的時候好好做,不被雜事打擾,就能夠將工作成果升級。
專注的力量 集中在當下該做的事情上面就好。
最有生產力的一年 增加自己的生產力(產出),就是好好運用時間、專注力以及精力。
拖延心理學 拖延症狀的參考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[讀書心得] 你交的朋友,會決定你的人生

[讀書心得] 善惡的彼岸:一個未來哲學的序曲

[讀書心得] 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:史丹佛大學的創新×創意×創業震撼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