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讀書心得] 刻意練習:原創者全面解析,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

Peak: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
作者:Anders Ericsson,Robert Pool
出版社:方智
出版日期:2017/06/01
購書連結:博客來

早已久仰「刻意練習法」這門訓練方式很久了,而本書作者正是提出這觀念的學者本人(也就是被葛拉威爾引用的「一萬小時練習」源頭)。看到本書中文版出版以後,就馬上進行一個下單的動作。巧的是,這本書剛好可以接著恆毅力來讀,可以對技能的培養方式做一個更深入的理解(或是說,做一個有效的改變)。簡單來說,對任何有學習需求、想要精通某個領域的人來說,這門訓練方式非常值得參考,是我今年度讀到現在最喜歡的書。


「就是練啊」的天真練習與「刻意練習」

學習技能的一般過程大概是這樣,先設定一個大概的目標,像是想要學烹飪,就上網查查食譜、練習到可以看的程度,最後就熟能生巧到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。這樣學習的過程通常都不會太麻煩,但通常在「學會」了以後也就不再精進了。在面對一般事物其實這樣就很夠用,但如果想要「成為大師級人物」就還差得遠。

想要成為大師,就必須要下苦工來練習。而這「苦工」不是光投入時間,而是有一套方法的,就是所謂的「刻意練習」。刻意練習法是一套以技能為主的練習法,把一向專業細分成許多小項目,目的是把這些小項目全都內化成自然反應(心智表徵),經過一點一點的訓練積累,逐漸變成「有點樣子」。這所謂心智表徵,也就是所謂套路,讓人在面對特定情境時可以有對策來做直覺反應,這也是高手與一般人差異最大的地方。

刻意練習的訓練法

首先是「設定具體目標」,也就是找到該項專業的技能樹要怎麼點。最快的方式當然是拜師學藝,一旦老師的程度不足以再讓自己成長就找更強大的師父取經。除了設定練習項目以外,找老師的目的也在於得到反饋,以及培養出能夠監控、修正自己能力的方法,知道怎樣做才是對的。如果沒有老師的話,或是領域太過抽象(像是畫畫),也可以自己當自己的老師,找一些業界範本來做參考,讓自己創造出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來練習(像是模仿)。

練習的時候當然要能夠「專心投入」,一旦會分心或是覺得太輕鬆就要加強難度。保護訓練的品質也很重要,練習的時候要把亂源盡可能地排除。而如果遇上瓶頸、卡住了,就要轉換練習的方法,嘗試透過別的刺激,讓技能可以更進一步。因為我們身體(以及大腦)的機制是,在受到無法負荷、無法維持恆定的壓力時,就會發生改變,而碰到瓶頸很有可能是因為刺激或是強度不夠,對策就是轉換練習方式。

這也就在說明跨出舒適圈的重要性。要「變強」勢必要把不熟、不會的東西練到會,不能的變到可能。在心態上,就得相信自己是有潛力的,可以發展出對應能力的。研究也指出,經過正確且適當的訓練之後,確實能夠讓能力提昇(不限年齡,雖然說年紀愈小可塑性愈大)。

持續訓練的關鍵

要讓自己能夠持續做這樣「累人」的訓練不是易事,除了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、好好睡覺以外,也要有足夠的動機來進行。「學會技能」本來就會產生一些成就感,但除此之外,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夠彼此競爭、一起訓練,或是參加某個集訓所(像是升學班),透過同儕壓力、社會產生的動機,也可以逼著自己成長。而如果是沒有競爭的環境,要能夠意識到自己與大師的差距還很大,保持危機感才會進步。

來點心得與結論

就算是天才,要成為大師也是需要投入極大心力來訓練。天才與凡人的差異點,主要是在「身體的適應力/大腦的可塑性」上,也就是天才的優勢在於可以學的比較快或是體型適合某些動作,但除此之外,與凡人沒有什麼差異。只要有對的方法來做訓練,幾乎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追尋自己的夢想,讓潛力有所發揮、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。

而這跟我自己練習的心得也一致,只要心中懷抱著開放的心態,學習上的困難絕大多數都是可以克服的(就算沒有也只是一直沒找到解法而已)。不斷地去找讓自己更上一層樓的方法,不斷地檢討自己給自己帶來回饋,假以時日,就能順利地完成夢想吧。


相關讀書心得:

恆毅力: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 堅持與熱情,太重要了
學習的王道 跟大師學習套路與心理戰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[讀書心得] 你交的朋友,會決定你的人生

[讀書心得] 善惡的彼岸:一個未來哲學的序曲

[讀書心得] 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:史丹佛大學的創新×創意×創業震撼課程